好書介紹
驕傲沒有好朋友 |
![]() 品德教育小故事,教導孩子「謙虛」、「包容」。 比目魚扁扁在舞會中贏得冠軍,從此變得很驕傲,到處嫌棄別人,把好朋友都氣跑。他很寂寞,去找藍鯨爺爺,不小心被吸進藍鯨肚子裡。誰會救他呢?…… *作者序: 品德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教書是很快樂的工作。 看到學生活潑愉快的在校園裡追逐嬉戲時,我總是很歡喜,期待他們快樂長大,做個充滿自信,到處受歡迎的人。然而看到新聞媒體上一則接著一則的「社會亂象」報導,聽到周遭朋友對子女教育無奈的抱怨,又不由得讓人憂心忡忡。 為什麼有些可愛的孩子,長大以後,會變得那麼自私自利,那麼惹人厭煩呢?翻翻報紙,看看電視,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到:這些年來,我們的教育的確出了問題——只重知識,忽略品德;光顧著要求學業好,忘了品格其實也很重要。 我想到我從前的老師,是如何對我耳提面命。她們要我們從小有好的習慣,對我們犯的錯總能適時的開導;她們更是我的榜樣,在我對教育有所質疑時,教育過我的老師們慈祥和藹的模樣,便會自動浮上心頭。 我知道這也是我應該傳承下去的責任——除了做一位「好經師」,更該擔任起「好人師」的責任。我一抓到機會就對小朋友嘮叨兩句,提醒他們每一個生活細節,希望他們長大做個有用的人——做老師就該學習樂觀:要永遠對孩子抱持希望,希望每個孩子都是品德兼修的好學生。 有品德的人,誠實負責,不會胡亂闖禍,變成別人的負擔;有品德的人,維護公平,有正義感;有品德的人,樂天開朗,懂得尊重與分享;有品德的人,懂得感恩惜福,也值得別人信賴。這樣的人,必定活得有信心,也處處受歡迎。 好品德,要從小培養。因為形塑品格教育最重要的場所是家庭與學校,最重要的引導人物是父母與師長。只有切切實實的做好生活教育,以身作則,才能培養孩子良善的品格,讓他們長大以後成為利人利己的社會好公民。 於是,我為低年級的孩子寫了這十二則活潑的童話故事,用心良苦的放進許多有用的品德,等著孩子來讀它,啃它,進而受到潛移默化。 這十二個故事,字都很大,故事都很有趣,適合低年級的小朋友自己閱讀,也是父母陪伴孩子閱讀,引導他們深思什麼是優良品德的好工具。 每一個故事前面,我先安插一則有趣的兒歌,您可以陪著孩子打著節拍,讀讀背背,先行暖身。故事後面都有幾個問題,提供主題探討,您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,也可以留給他思考。問題後面,還有一些實用的語文活動,讓孩子在閱讀中培養「提早寫作」的能力。您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念兒歌,讀故事,學語文,快樂閱讀,在潛移默化下,讓他們把一些良善的德性記住。 ~資料來源“MAMAPAPA親子網 ”~ 前往指定書本......更多訊息 |